致20考研中的落榜者:我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发光!

[复制链接]
qXwqtnuK 发表于 2020-5-26 14: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考研接近尾声,战争结束后,有人扬旗呐喊庆祝胜利,有人黯然退场正视失败。考研的竞争向来激烈,谁都渴望一战成硕顺利上岸,但其实落榜可能是更多。我们都明白,一次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但当落榜通知摆在面前的时候,还是会有失落、难过和不甘。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位考研失败后的学长的心境与生活,其实你们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发光。

考研是第一次真正为自己做决定
大白学长本科学习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其实并不是自己的选择,多多少少受到了父母的影响。

这种“被动”甚至可以追溯到高中的文理科选择,即便在自己的文科综合成绩比理科高出100分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了理科。

所以对于理工科并不“感冒”的他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并不顺利,尤其是专业课学得很吃力,相信理工科的同学能够感同身受,高数大物似乎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上了大学,我经常寒暑假自己背个包就出去玩儿,走了很多地方,认识了很多各行各业的朋友,包括09年人大第一届的MJC的学姐。

”这位学姐可以称得上是大白学长的考研启蒙者,在了解到新闻传播专业之后,他基本敲定了考研跨考的决心。“

跨专业考研和父母商量过,我跟他们说,如果我考上了,以后我自己的路自己走,如果我没考上,我就毕业直接去电厂。他们也知道我那几年过得比较痛苦,就答应了。”

“考MJC算是对我自己的一个交代吧。”大白学长觉得考研对自己最有意义的一点就是,第一次真正为自己做了决定。

作为三跨考生,大白学长选择暨南大学和自己的游历经历相关,大学期间的旅行让他对广州和深圳印象深刻。

所以在择校方面主要锁定了中山大学和暨南大学,相对于传闻有“本科歧视"的中山大学,报考暨大似乎更容易一些,而且暨大的新传实力不容小觑,学校文化也很开放。

“对我来说,新传我是白纸,努力85分和努力95分是一样的,因为我的基础是0,不像本科是新传专业的,有70分的底子了,如果想稳扎稳打,找一个差不多的学校,努力到85分和努力到95分不一样。”所以没有经历过多的择校纠结就开始了按部就班的复习。

考研其实是一件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事情,但学会接纳这种不确定性,是成长道路上的一笔财富。

大白学长的专业课成绩非常优秀,一门考了120多分,一门考了110多分,但却因五分之差无缘复试——因为政治没有过线。

“当时好多人都跟我说,政治就最后两个月学肖四肖八,可是我忽略了我从高二开始就没有学政治了,大学的马哲毛概就是走个流程……等我九十月份开始被红宝书的时候才着急,但已经晚了。”

从学长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吸取的教训是:

不要盲目把大量精力分配给专业课,公共课也一样重要,尤其是三跨考生,建议不要拖到九、十月份再准备公共课。

当然,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学会合理分配时间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考研的结果远不如过程重要

大白学长现在就职的公关岗位,源于他在复习时接触到的相关知识,并且考虑到可以把PR作为之后职业选择的方向。

考研虽没有收获一纸目标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但为之后的就业打下了基础。

“正是因为我考了研究生,哪怕没考上,我也想自己尝试投公关公司的实习生,这也是考研带给我的另一种收获。”

有很多人在回顾自己考研的收获时,都会谈及到自律、坚持,对于大白学长而言,除了收获了自己心仪的职业选择之外,更重要的是结识了几位挚友——一起参加线下考研课程的研友。

“在大理一个民宿里,我们住了快三个月,每天就是自习,上课。”

“我们的关系非常好,现在还保持联系。”

“可能最难忘的还是大家在一起为了心中的目标而努力的样子吧。”

很少有人会后悔自己做出了考研的选择,哪怕是落榜者,他们也从未埋怨这一段看似没有“结果”的经历,因为他们深知考研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考研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学养,更多的是成长,是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付出的尝试。

大白学长明确表示考研的日子很难熬,尤其是最后冲刺期,压力很大,如果再有一次机会也绝不会选择二战三战:

“选择考研其实是想要摆脱父母的‘束缚’吧,因为如果不考研的话,我就要回到家乡,在一个四五线城市的电力系统就职,过一眼就望到头的工作。”

但考研让他有了重新选择职业和人生道路的资本与方向,于是他到了北京打拼,开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大白学长刚到北京的第一年,到手薪资4250元,租在北京南五环,每天坐穿四号线,每个月房租1680,勒紧裤腰带紧巴巴得过日子,在乙方工作时,熬夜一宿一宿写方案。

“但是那个时候也不觉得苦。”

可能在有些人看来,“北漂”“沪漂”的生活不值得羡慕,但对于大白学长而言,留在电厂工作可能要比现在更平庸,因为现在的生活是自己选的,所以甘之如饴。

学历很重要
但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更重要

有不少小伙伴出身二本、三本,想要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历,不可否认,有人通过考研转变了自己的命运轨迹,但研究生学历在职场中究竟有多少重量呢?

大白学长所在的团队中不乏名校高材生,他自嘲自己是工作群里学历最低的人,甚至还一度怀疑领导为什么要把他招进来。

同时也提到,大家一起工作的时候,会很明显得感觉到自己在工作思维等很多方面和他们有明显的差距,这些差距需要在工作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弥补和追赶。

“比如英语要加强,因为会有一些工作和国外对接合作。”

“比如自己专业能力的扩充,我现在也在准备AI相关的微软内部的技术认证考试。”

或许研究生在经过了两年或三年的学习沉淀之后,各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在工作中的表现会更加游刃有余,但这些距离也并非以读研为分水岭不可逾越。

当然,不同的工作和单位的情况是不同的,研究生学历是一块敲门砖,甚至对有些岗位来说是硬性的要求,但也有很多工作不看学历看能力,甚至出现研究生不如本科生或者专科生的情形。

在采访中,对于准备步入职场的小伙伴们,大白学长分享了自己的职业经验。

在初入职场时,由于学历和能力的问题,他迷失了一段时间,觉得自己很差,跟团队不合适。

但是后来领导劝他,把他招来是做account对接客户,因为他在对接客户上很有自己的方式方法,于是慢慢找到了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

“我领导曾开玩笑跟我说:‘你看他们学历都这么好,你还可以跟他们一起工作,说明你更厉害’。

所以从那之后,不管在任何一个工作中,甲方还是乙方,我都是会首先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不可替代’或者‘相对更具有优势的角色’。

在最开始的小乙方,我作为一个刚入行的新人,我的角色就是一个不怕吃苦熬夜,干活靠谱的小角色;

在后面的乙方,因为我最擅长沟通能力,我的角色是可以在对接客户游刃有余的那个人;

后面自己带快手的客户,有团队的时候,我就是可以接下快手各种各样对接人的需求,消化,并且统筹项目的那个人;

在第一家甲方,我就是部门中唯一有乙方工作经验,懂内容、懂媒介,什么都能干的那个人;

在微软,我就是之前一直服务local客户,做marketing有本地化经验的那个人。”

每一个人一定会有独一无二的闪光点,关键在于自己能否发现并且让它发光,要在不同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相对“不可替代”或者“有价值”的那个角色。

寻找的过程需要把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内化到具体工作中,做到这一点,之后的一切就顺理成章且游刃有余了。

从北漂到沪漂,大白学长对自己目前的状态非常满意,对于考研,他希望大家不要把这件事情看得那么重要。

考研只是人生中的一次小小经历,因为没有谁的成功是从考研成功开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