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复试面试问题:联系导师(二)

[复制链接]
keajoo 发表于 2020-5-18 14: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keajoo 于 2020-5-18 14:11 编辑

       7. 有的学生想让导师多了解自己,于是在邮件中写的比较多,如社团活动、社会活动、参加过的企业实习,等等,这样的简历是导师愿意看到的么?

  甲:写这么多,我认为会有副作用。和导师的研究方向无关的信息,反而是干扰信息。

  因为导师招学生是为了科研,如果学生在其他方面参加的过多,用了很多时间,导师会担心这学生是否对科研感兴趣。

  乙:可以比较多,但是一定要分类,用显眼的颜色标注出来,让导师能够一眼看到凸显的信息。因为不同的导师对学生的关注点不一样,经管类的专业如营销等专业,对社交能力有一定程度的看重,这时候你的表达能力,外语水平,演讲比赛的获奖可能是导师愿意看到的。从学生的助教、义工等方面,可以看到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心,导师也需要多方面了解,根据学生的特点去培养学生。

  甲:其他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有其实比没有好,但太杂太滥不妥。

  乙:你参加了社团活动、社会活动可以写,但导师更想了解的是你过这些活动你有哪些收获、体验和感悟。

  8.学生的邮件,您想看到哪些内容?

  乙:导师最想看到的是你的学习成绩其次,是参加过哪些科研活动,这是显示你能力的地方,因为你是来考研的,不是公司招聘第三,要有个人自述,可长可短,主要内容是为什么选这个专业,为什么选这个导师。国内的学生写个人自述存在的毛病是套话、空话太多,什么爱国、爱党等等。个人自述所体现的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

  甲:学习成绩,与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成绩,和研究方向相关的实习经历等。

  甲:作为导师,更希望学生在简历中展示自己对科研的态度、科研方面的能力或潜质,以及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方面的储备情况。

  9.学生联系您,您讨厌学生问什么问题?

  乙:没有。只要我能回答的问题都会回答,时间比较紧会回答的简短一些,时间比较宽裕的时候,回答的可能详细一些。学生问我学术背景,兴趣爱好,留洋的背景等,我都会回答。

  甲:我个人不讨厌学生问任何问题。

  10.学生在复试前,联系多位导师,是不是一件比较犯忌讳的事情?

  甲:学生不要群发邮件,特别是一个学科内同在一个办公室的老师,一交流发现都收到同一个学生的邮件了,发的内容一样,甚至是抬头都没改,这给人的印象就比较差,觉得这学生比较随意。

  乙:我是不会介意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学生出国留学都会多联系几个老师,甚至有的老师还会问你还联系了哪些老师。不过,学生应该实话实说,比如说我联系了3位导师。

  甲: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不过一旦双方已经达成了协议,都到了非此导师不选、非某个学生不要的程度,学生还在不停地联系其他导师,寻找更大更好乘凉的"树",就不妥了。

  乙:不忌讳。但最忌讳的是群发邮件。群发的邮件基本上会当做垃圾邮件处理,没有一个老师会认真看你的邮件,也不会回复。

  11.复试前,您认为学生多久联系导师一次比较好?

  乙同学说:过多联系肯定不好,考试前一次,表达一下基本情况上了分数线之后,再表达对导师的方向感兴趣,一般两三次就够了。

  甲:1-2个月联系一次即可。

  乙:不要太频繁,你要真有事问,不要想起一件事就给导师打电话,发邮件,因为导师一般都比较忙。

  小贴士:联系导师时这些问题不该问

  (1)不要直接询问导师关于招考人数、参考书目、历年试题等招生简章上已经有明确说明的问题,导师的工作也很忙,解释这样的问题会让他觉得考生依赖性太强。

  (2)不要问关于考试题目的关键信息等,容易适得其反。

  12.在复试之前,学生要求见面,您会见一下学生吗?

  甲:对比较满意的学生,或者确确定分数线肯定能过复试的,可能会见面,其他的一般不见面。因为现在每个导师的招生名额都很有限,如果见了学生并答应的话,而没有录取,双方都会比较尴尬。

  乙:可以见面,和学生聊一聊,增进一下了解,一般我没课的话,就和学生见一下。

  甲:如果复试即确定导师,则应该先面谈一次如果像我们学校这样,入学后再选导师,倒不见得复试前就去面谈了,如果谈了而且当时感觉都不错,可到了正式选导师时却又突然变卦,可能反而不好。

  乙:我愿意见。复试,能见导师就见导师,电话通信的效果还是不如见面的效果好,有时候面谈5分钟可能就把事情敲定了。学生都到办公室了,导师也不会拒绝。去年复试期间有个学生打来电话,我在电话中说我是有个名额。过了一会,学生打电话说,她已经买好了来北京的车票了。学生都来了,即使我没有安排时间,也要挤时间见一下。导师不会讨厌这样的学生。

  14.每年联系院长等有行政级别的导师或者是"大牛"都非常多,您怎么看?

  乙:不要只盯着院长的位置。学生给导师发邮件,导师一般都会回,但是院长等有行政事务的导师都比较忙,而这些导师收到的邮件都比较多,是普通教授的数倍,可能不会仔细看,甚至是不看。

  甲:领导比较忙,"大牛"的学生比较多,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指导学生。很多人可能认为能够找工作容易,其实现在也很难,因为现在的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都是统一考试,导师很难打招呼。读了这些领导,"大牛"的学生,如果因为得到的指导不够,毕业的时候没有学到东西,找工作的时候反而处于劣势。

  乙:这要按照学生的类型来说。

  如果学生的依赖性比较强,导师不指导的话就不知道怎么做,这样的学生尽量不要报有行政级别的导师,因为行政事务会有很多杂事,他不会有普通老师那么多的时间去指导你。

  独立性强的学生报什么样的导师区别不大,他需要的是时间、空间、经费和自由,他有自己的想法,方法也可以自己解决 ,导师没有时间,并不影响他。

  如果真要做学术,要挑一个对特别有利的导师,能帮你一辈子的老师。

  该不该联系导师?显然,不同的导师有不同的立场,给出不同的回答。有的导师认为提前的了解是有要的,有的导师则觉得即使联系了用处也寥寥,还有的导师为避免不要的流言蜚语和麻烦,更希望在复试前和学生保持距离。

  但在看似针锋相对的观点中,其实我们并不难发现,导师拒绝的并不是"联系导师"本身,而是不建议低效的、过于功利的联系。在研究生考试中,复试是极其关键而敏感的一环,导师身上背负的压力并不下于考生,他们也知道"联系导师"对考生的意义。只要在联系之前能对导师充分了解、有备而来,而且在打交道的过程中不逾越师生的底线,为人师者是不会拒绝学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